《中国外语教育》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来源:中国外语教育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外语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在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弊病表现为过于重视外语语言技能训练,不仅忽视了母语,而且对母语以及外语承载的文化的知识教育不够,影响到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当前的中国,为更好满足中国文化走出去、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迫切需要加大外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育培养的人才理应服务于国家或地区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而不仅仅使之具备在国外生活或工作的语言能力。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认清外语教学的目标,帮助明确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技能要求、知识结构特点以及从业能力要求。外语人才不仅要懂外语,更要掌握好母语,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才能为信息沟通的顺畅打下基础,因此说,忽视母语或外语,都可能影响到外语人才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样,既然外语人才的培养目的并非是为了让他掌握在国外生活的外语技能,而是要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宏观战略提供服务,那么就必须在中外文化知识上做到“知彼知己”,唯此方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合作。数十年的对外交流实践表明,缺失中外文化知识,往往容易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带来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交流障碍,使得合作过程出现误解,甚至会影响到中外合作的效益。由此看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引起外语教育的重视。为此,既要克服迄今为止外语教育已形成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又要妥善处理中外语言技能、文化素养的养成在外语教学中的占比和方法,使得新时期的外语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加符合外语人才培养的规律。 首先,需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外语水平的提高,必须同时重视母语水平的提高和母语文化知识的扩充。人们在谈论对外交流时,经常会将外语或翻译人才比喻成沟通的“桥梁”。这里所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外语人才发挥好“桥梁”作用而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所谓“跨文化”,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文化。因此,外语人才培养就不能单纯强调外语技能训练或外语所属文化的知识教育,要实现“跨文化”,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母语和母语文化知识的教育。目前,国内的外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水平测试等方面,存在着偏重外语、忽视母语的倾向。在国内外语专业提供的培养方案中,围绕外语的各种技能训练课程往往比较集中,练习频率比较密集,但能提高学生母语水平的课程几乎没有考虑。在专业精读课或翻译课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能熟练地用外语解释一段文字的意思,但要用中文熟练地将原文内容表述出来,就会觉得很吃力。奇怪的是,这种现象在外语教学中司空见惯,多少年来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采取措施去改变这种状况了。教师即便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只能提醒学生在课外时间多读些中文读物,寄希望于学生靠个人自觉来保持或提高中文水平。一个人选择了大学的外语专业,如果母语水平得不到提高,那就有可能停留在高中水平,甚至会由于疏于练习而下滑。假如连母语的熟练程度都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对母语承载的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也就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谈得上“跨文化”?有时候,人们会打趣说,现在外语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在于将过去的外文系改成了外语学院,将原先的“外文”变成了“外语”,去掉了外文中的“文”。事实表明,语言因素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固然重要,但占的比重并没有人们习惯认为的那么高。“语言能力只是一个方面,最多占40%,更主要的是对整个文化背景的熟悉程度和认可程度。”如此说来,如果想在外语教学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水平,就需要克服过于突出外语语言技能训练的倾向,在提高母语表达能力和扩充母语文化知识方面多下些功夫。 其次,在外语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中,都应体现跨文化要素,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习惯。外语教学应适当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静态课堂风格,多增加一些互动式教学环节,营造跨文化交际性质的学习和训练活动。比如:现场模拟一些跨国公司或团体的工作模式等,让学生养成习惯,在外语实践中时刻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的一些要素。为此,外语教师可以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传统定位,认识到“语言的学习是通过使用及与他人的有意义的交流互动完成的,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完成以互动交流为目的的任务来实现语言的学习”。 此外,充分利用母语和外语获得的各种知识,优化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整体的人文素养。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自觉借鉴国外外语教学理论方法的同时,也要重视继承我国的外语教育传统。我国学者张绍杰在研究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外语教学改革应“淡化工具性,强化人文性”。就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言,新时期的外语教学不应再局限于外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应高度 重视外语以及母语所承载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自然也包括中外两种文化知识之间的比较。将语言教学的内容提升到文化层面,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外语的语言结构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思维模式等,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外语学习不再流于单调乏味的背单词和模仿过程,而成为学生乐于求知、扩大见识、研习不同文明或文化特质的探索过程,从而为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语教学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外语人才,服务于国家对外经贸、科技和文化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的现实需要。

文章来源:中国外语教育 网址: http://zgwyjy.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3053.shtml


上一篇: 集体备课,究竟该如何备?
下一篇: 中国共产党论文_统计部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弘扬新时代苏区调查精神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中国外语教育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